谭嗣同:浏阳麻利述

1897 年(光绪二十三年),谭嗣同寓官南京期间,邀请其家族私人教师邱惟毅等共同撰述了《浏阳麻利述》,当年刊发于其创办的《农学报》。其文叙述详备、图文并茂,全面准确地总结了湖南浏阳「麻」的种植、加工等一系列农艺/工艺过程及规律,「其调查之详尽,论述之合理,可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的相似部分媲美。」(肖玲,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)作为极为罕见的中国前现代时期绩纺工艺的记录,夏木(SUMMERWOOD)觅得全文图片,照此刊登,为夏布工艺爱好者及研究者作参考之用。

瀏陽麻利述

邱惟毅、周泰韻同述,譚嗣同屬草

述意第一
日本之農以拉美草製絲,坐致厚實。或曰:麻屬也。蔣君伯斧、羅君叔醞購厥種於日本,歸而植之,以與中國之麻較。中國之麻,吾瀏陽所產者最有名,因屬購麻,並訊所以培練焉。瀏陽家家種麻,獨嗣同未嘗親其事,適同縣邱君菊圃、周君同溪同客金陵,得備詢其法。同溪嘗自種麻,道之尤悉,並著諸器用於圖。嗣同所攜童僕皆鄉農也,兼采所說,為麻利述。既成,述其意曰:自昔我瀏陽以麻布戰天下之商務,未嘗遇敵,車牛遠賈,南北奔湊,歲售銀百十萬。既竹布興,服者漸夥,麻利稍殺,然猶未甚也。咸、同間,增開五口,互市便利。西人需茶急,茶船入泊漢口,收茶不計值。湘茶轉運近捷,茶者輙底巨富,於是皆舍麻言茶利矣。瀏陽以素所植麻,拔而植茶,麻布既不足供售,乃自轉購於江西,運載出口,謬稱瀏陽產。江西布商亦樂人代其冒之,皆自稱瀏陽產。遠商漸察知其實,遂謂瀏陽麻布卒無異於江西,購麻布者咸不之瀏陽。瀏陽歲入之利驟減六七十萬,後前之相去若九〇與二〇五之比。迨茶業敗北,貧不自聊,復思重食麻利,則望實俱隳,又久為江西所奪,不可復振矣。中國之商,類皆無遠識,見利即趨,不顧其後,甚至本已所自有之利拱手讓之於人,而己轉從而丐其餘焉。各口通商,動為西人所劫持,罔不由於此,不獨瀏陽之於江西然也。其實江西麻布遠不逮瀏陽,惟萬載所產為愈,然本縣人久業麻布者,輙能辨識之。大抵瀏陽麻布縷縷皆圓,江西則畧匾,莫得而淆也。瀏陽售出之值,每尺貴者錢二百餘而已,皆非其絕精者。絕精者尺四五百,女紅兩年餘始能成一匹。匹四丈八尺,可為一衫,一衫之重裁三兩餘,雖本縣人亦不易求得,絕不暇外售。嗣同求之累年,僅於親串家一見之。又聞有更精者,一衫重止二兩,累五六年猶不及匹,則未嘗望見之焉。

辨種第二
麻有三種:曰雞骨白,曰青麻,曰黃葉麻。雞骨白為上,青麻次之,黃葉麻又次之。各有所宜之土,由試種而知之,鄉農莫能言其故也。

種麻第三
擇黃泥間雜雞冠石之土,掘坎深尺,取老麻之根,斷存尺許,橫種之。每坎種三四莖,坎縱橫相去各尺五六寸,種訖,覆以土,以後即叢生不絕,不煩種矣。惟十年須一易土,所遺之土,極宜種藷。

地勢第四
麻宜山坡凹曲避風處,葢大風吹動麻桿,互相摩擊,麻桿受傷,其麻即有紅黑痕跡,不復堪用。平原多風,故不宜麻,而黏結之土,尤非所宜。

時令第五
不拘四時,皆可栽種。惟本年種者,不得刈,雖種於冬間,為日甚少,而次年可刈矣。

培壅第六
麻宜瘠土,培壅亦易,生尺許時壅肥料一次。肥料若人、牛糞,或菜、豆、桐、麻等枯餅,不拘何項皆可,及二尺許時撒石灰一次。每年冬季加壅肥料,以新土覆其上一二寸。

去蟲第七
麻長三四尺時易生毛蟲,宜勤去之,日日省視,見有蟲即以箝箝去。

刈麻第八
雞骨白一年可刈四次,餘可三次。雞骨白,小滿前後一二日刈頭次,名頭麻。頭麻最良,餘皆弗及。閱月餘輙刈一次,二次名月麻,三次四次名寒麻。青麻、黃葉麻須芒種後方可刈。凡刈麻之法,將麻桿橫腰折斷,而皮仍連屬如故,從折處將皮撕下,成把携回。所餘無皮之麻桿,取浸水中十數日,漉出晒乾,可代炬燎。刈後數日,幼麻萌生,畧施肥料,三次四次皆如之。

刮麻第九
撕下之麻皮即須浸諸清水盆內,不可令乾,乾則暗燥無色。以右手大指套竹筒(如第一圖),竹筒上襯箬一片,右手掌抑握刮刀(如第二圖),左手就清水盆內取麻皮數莖,置諸刮刀之上,大指以竹筒壓之,左手拖麻,將其粗皮刮去。麻尾既淨,復倒持刮其麻頭,粗皮皆去,又用刀口將麻數莖刮成一片,置諸陰涼處。若麻過短,不能成片,謂之散麻。

烘麻第十
以刮成之麻片,安放不透風之室內,用竹竿挑起挂於四壁,中設煤灶烘之。煤宜用磺重者,麻乃白。火亦不必甚大,以烘乾為度。

漂麻第十一
置麻近水斜岸有青草處,以清水漂之,晒乾。又漂又晒,日七八次。如此數日,其麻自白,然後提掛高處晒乾。若更求其白,則用些須黃牛糞浸水漂數次,潔白如雪矣。

開麻第十二
用清水一桶,將麻浸濕,用手破成粗絲,如鐙芯大。合數粗絲,繞成麻圈(如第三圖),晒乾待績。

績麻第十三
用清水一椀將麻圈浸濕,用手破成極細之絲,絲絲勻細如一。以一絲之頭搭一絲之尾,用手撚接成縷。有不勻者,量其粗細,頭尾互相搭配,自然皆勻矣。績成之麻,謂之絘。

經絘第十四
用寸許徑,長三寸之光圓竹筒,一頭畧大,一頭畧小。筒口微破一絲,以績成之絘頭,夾於破處。右手執絘,左手大指入筒內旋轉,由右至左,橫繞筒腰數十周,然後斜上繚繞(如第四圖),愈繞愈大,繞至飯椀大則已。將本身之絘,從腰輕繞數周,緩緩將竹筒取出,成為經絘團(如第五圖)。下筒時,毋令絘頭紊亂,將頭紉入絘團眼內,織時方易覓頭。

漿經第十五
將經絘牽上機後,用早稻米磨粉,熟為漿汁,不可過清。再用草根名鐵掃把者做成漿刷(如第六圖)。右手持刷醮漿,左手撥動刷鬚,漿自勻灑於經上。灑畢,復用漿刷輕輕梳之,隨漿隨乾,隨乾隨捲,依次遞漿如上。

緯絘第十六
用一二分徑,長六七寸之光圓無節竹筒,亦一頭畧大,一頭畧小。筒口微破一絲,以績成之絘纏繞其上,與經絘之法同,惟不以大指入筒內耳。繞至小茶杯大則已,將本身之絘,從腰緊繞數周,然後將筒取出,成為緯絘團(如第七圖)。織布時以水浸濕,然後入梭。

織布第十七
與織棉布同。惟棉布先漿紗,然後上機;此則於上機後,一面梳勻,一面灑漿為異耳。緯但浸濕,不須用漿。成布下機,微以水噴濕之,懸繋於木棍上,下墜以重物,乾始取下,方無縐紋。織工巧者,並能提花,又能織羅,如五絲、七絲之屬。

漂布第十八
將布數匹或數十匹,浸於石灰水缸內,浸一晝夜,取出。入大甑中,蒸半日,取置河邊流水處,漂去石灰,置沙洲或青草地上晒乾,連漂數次即白,但不必再蒸耳。

四宜第十九
開績織漂宜夏日,為其腴潤易乾,而色光亮也。績麻宜清潔,宜耐煩,為其白而勻也。織細布至千三百經以上,宜手法輕靈,為其易斷而難續也。

春布第二十
以麻韌為經,以綿紗為緯,成布薄而堅絘,謂之春布,四時皆可服之。若試以蠶絲為緯,宜愈精矣。

麻綫第二十一
亦與績絘無異。惟績時以雙絘績成一線,仍繞成絘團,任用多寡而絞之為線。

麻繩第二十二
散麻長者,仍可為絘,其次為綫,再次則為繩索矣。

麻菌第二十三
於湘而稱美味,必曰瀏陽之麻菌,惜踰夕即腐,不能致遠。尋常出售者,必晒而乾之,猶斤值錢千餘,然味大減矣。若能倣西人罐頭果菜之法,緘諸鐵罐之內,不使見空氣,其鮮美當歷久不變,斯銷塲必廣遠也。種菌之法,係用刮麻時所棄之粗皮,置諸不見日光之暗室,下用黃泥及牛糞各勻鋪一層,然後散鋪麻皮,上葢黃泥寸許,日澆米泔水數次。閱十數日或月餘即生菌,若久不生,移置一處則必生。

插图:


另,1994年修撰的「续修四库全书·子部·农家类」收录有木版印刷的《浏阳麻利述》,可于此处下载(PDF)

谭嗣同(1865 – 1898),字复生,号壮飞,湖南浏阳人,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,维新派人士,为「戊戌六君子」之一。所著《仁学》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,被誉为“19 世纪末中国的《人权宣言》”。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创办浏阳算学馆、时务学堂,办南学会、《湘报》,宣传变法维新,推行新政。1898年参与组织戊戌变法,失败后从容就义,年仅 33 岁。因其思想上超前独到的见解与自强不息、敢为人先的精神,被梁启超誉为“晚清思想界的彗星”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购物车
滚动至顶部